【善美文化·汕尾文艺家】渔歌韵味唱不尽——记汕尾渔歌国家级传承人苏少琴 ...

2024-2-19 14:21| 发布者: swsmsw| 查看: 12401|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汕尾市民生网 ——汕尾海陆丰每日最有价值的资讯

海水一片绿苍苍,

传统渔歌唱不完。

东西南北我唱到,

歌声飘到南海中。


海水一片清冽冽,

传统渔歌真值钱。

东西南北我唱到,

歌声飘到南海边。

近日,在汕尾港的一个渔排上,84岁的“渔歌王”苏少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即兴唱出以上渔歌。她介绍说:“渔歌都是一对一对的,每对四句,每句七字。其中第三句是相同的。”

苏少琴,女,出生于汕尾新港(芳荣乡)瓯船水上人家:幼年时即跟随母亲徐月春、表姑徐十一等著名渔歌手学习渔歌演唱,得其真传。16岁开始参加渔歌演出。苏少琴掌握了大量渔歌曲调,其演唱风格纯正,原汁原味。1956年代表汕尾镇参加汕头地区春节文艺演出;此后的几十年来,参加了众多的赛事。2009年1月被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广东省民间歌王”称号。苏少琴培养了大批渔歌爱好者,对后辈、学生等精心培养,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使汕尾渔歌得以良好的传承。2018年5月,苏少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苏少琴在渔排上接受记者采访。

生于水上人家的苏少琴,襁褓时即听爸妈哼唱渔歌,7、8岁能即景编唱渔歌。她记得9岁时,“同志一群一群来开会,我们几个会唱渔歌的妹子就被找去表演。”

1953年大台风,渔民损失严重,政府让渔民们迁居岸上,渔民自发创作了一批感谢政府的渔歌。1956年,16岁的苏少琴和10多名同寅姐妹代表汕尾镇参加当时的汕头地区春节文艺演出,表演渔歌传统节目《娶新娘》,它相当于一个小剧,表现了渔歌娶亲的婚俗,极具观赏性。苏少琴人美歌靓,引发艺坛关注,一时间,惠州军分区、广州军区都来邀请她们前去演出。

在当时海丰县文化部门的重视下,汕尾成立了汕尾业余渔歌队,从此汕尾渔歌有了自己的表演队伍。苏少琴回忆说:“当时渔歌队每人有工资20元,虽然不是很多,但也足够自己生活。”

1957年,华南歌舞团乐队指挥施明新带领10位音乐工作者来汕尾采风,在汕尾中学音乐教师马思周、海丰文化局干部黄琛等陪同下对瓯船渔歌进行发掘整理,期间,多次聆听苏少琴、徐十一、苏红鱼、黄人勿、郭层等名歌手的演唱,从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妇女捕鱼队组曲》。

同年,汕尾业余渔歌队的《娶新娘》《长洲泪》等节目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演出,轰动五羊城,受到时任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的赞扬和观众的好评。苏少琴说:“赴广州演出前,刚好我和另一位演员怀孕了。那时候条件差,在货车的车斗上铺上稻草,就那样载我们上广州。路上需要上下车,黄琛同志用自己的肩部和手掌托着我们。”言语之间,苏少琴充满感念。

演出前的多次排练中,施明新、黄琛和马思周等人对汕尾业余渔歌队的舞蹈动作、队列变化以及脸部表情等,全都进行精心打磨。如在表演服饰方面,在保持“汕尾髻”“竹笠帽”等渔家特色的前提下,将女渔歌手的服饰由过去的蓝黑或青黑两色的传统服装,更换为白、紫、黄、青、浅红等多色调的新式服装,并饰以花边和花纹。头部和胸襟等装饰,配上由数朵红色丝绒和银器连缀而成的服饰,以便更好地体现新社会广大瓯船渔民翻身解放的精神气质。

汕尾渔歌的影响迅速扩大,慕名来采风的音乐家络绎不绝。比如著名钢琴家刘诗昆从渔歌吸收养分后,创作了钢琴协奏曲《战台风》。音乐家杨桦、郑秋枫、朱践耳、毕庶勤、施光南等到汕尾渔港采风后,先后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交响乐和歌曲。电影《南海潮》《女蓝五号》《海霞》《军港之夜》《春天的故事》的主题曲或插曲都采用渔歌的调式。

1960年,苏少琴的大幅彩照上了《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封面上的她神采奕奕。这既是她个人的高光时刻,也是汕尾渔歌的高光时刻之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汕尾渔歌曾一度陷入低潮,不过,汕尾业余渔歌队仍保持在一定的街道演出,队员被派往捷胜、田墘、马宫和当地农民“三同”。苏少琴说,没有演出的时候,她背着孩子和当地农民一起摘花生、挖番薯。

改革开放后,汕尾业余渔歌队的舞台更广阔,曾应邀前往江西婺源、香港、澳门等地演出。1978年,苏少琴受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的接见。进入新世纪后,根据疍歌改编创作的汕尾渔歌新节目,屡次获得省文化宣传部门颁发的金奖,北京电视台也播出《民族魂——民歌电视系列》“汕尾渔歌”专辑。苏少琴一直是渔歌队的台柱,她的身影闪耀在每一场表演中。

长年的从艺生涯,让苏少琴理解了渔歌为什么能得到众多艺术家的青睐。

从音乐艺术的角度说,汕尾渔歌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微波荡漾的节奏见长。以“级进”为主,节奏灵活,节拍多样,呈现出平缓、柔和、优美、抒情的独特风格,具有很强的韵律美。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戏曲等音乐元素,因而音色、曲式和调式比较丰富,演唱时,“腔随字走,字领腔行”,其中还带“咧、哩、哆、哪、啊咧、啊哆、啊喂、咧喂、啰咧”等虚词衬音,跳跃灵动,婉转动人。

专家分析过一代音乐大师马思聪的作品,其间蕴含着家乡多种艺术样式的基因,包括正字、白字、西秦和渔歌等。20世纪60年代,民乐大师彭修文两次来到汕尾,亲聆渔歌。刘诗召的《军港之夜》、王佑贵的《春天的故事》、电影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施光南创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其主旋律都具有汕尾渔歌的元素。

而从文学的角度看,汕尾渔歌的歌词格式多为七言四句体,每句都加有衬字,结构工整,用韵也有自己的特点;修辞手法多以渔民熟悉的鱼、鸟、船、帆以及海水的颜色、海浪、浪花等物象作比兴,使歌词显得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具有浓郁的海洋生活气息和韵味。

渔歌自古以来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承,从现有资料看,第一个将渔歌词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是有着“中国民俗学之父”之誉的钟敬文。民国十三年(1924),钟敬文在汕尾文亭小学任教期间,不由自主地被“表情真切”“音律谐美”的渔歌所吸引,于是深入渔民中间,记录搜集了大量的渔歌,后来编成《疍歌》一书出版,内有他的研究文章《中国疍民文学一脔》,文中写道:“咸水歌是疍家民族的一种心声。”此书影响甚大,欧美日本都有研究者,比如德国学者爱伯哈特读后发表感言:“那种‘疍歌’我很愉快地读了,我以为……它们是全然可与‘人为的’诗歌相提并论的有特殊风格的诗歌。”

可以说,汕尾渔歌是我国民间艺术一座宝藏,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值得从多方面进行挖掘。

2018年10月30-31日,由中国民协、广东省文联、中共汕尾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专场在北京民族剧院演出,以渔歌演唱的艺术形式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上疍家儿女心中最真诚的致敬,唱出他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恩。其中,苏少琴祖孙四代同台,黄发垂髫齐唱渔歌,成为其中的华丽艺絮,怡然自乐,给人一种“穿越历史”的感受。

作为汕尾渔歌国家级传承人,苏少琴对汕尾渔歌有种宗教般的热爱。她说她如今儿孙满堂,大都生活在大城市,创业有成、条件优渥,可当儿孙们要将她接到大城市颐养天年时,她却舍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渔港,她心心念念牵挂的是渔歌的传承。她的徒弟过百,却依然热衷于在渔歌传承中心诲人不倦,热衷于渔歌进校园,热衷于各种渔歌表演……目前,有两名艺校女学生和她吃、住在一起,向她学习渔歌。当汕尾渔歌传承中心那帮人凑在一起时,最开心的就是你一对、我一对地对起渔歌……

耄耋之年的苏少琴,依旧生活在汕尾港边,左邻右舍不是亲朋即是好友,除了渔歌,她还喜欢打太极拳舞太极剑。她说这辈子献给渔歌十分幸福,她的愿望依然是“把汕尾渔歌传承下去,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到汕尾渔歌,让这门艺术更加普及,被更多的人喜爱。”

汕尾日报记者 沈绿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热点图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