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查看: 6911|回复: 0

汕尾生活习俗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172

帖子

87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71
发表于 2018-5-2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蜜蜂嗡嗡叫 于 2018-5-2 15:01 编辑

  一、服饰

      海陆丰先民的服饰以朴素实用、宽松简便为尚,只在年节和重大庆典时才有穿新衣服的习惯。清代平民传统俱穿对襟短衫和斜襟衫,其状长袖、直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男穿对袄(或大筒衫),女穿大衿(左边钉布纽扣),下为宽腰大裆裤,即俗称的“关门裤”,以灯芯绳作为腰带系之。客家妇女衣领加滚饰,开襟,袖口及裤脚加花边。均以本地出产的毛鸟布、大成蓝布、白海布等黑色、蓝色粗布为衣料。冬季则穿自缝的棉袄、棉褡或重缀补钉的旧衣卸寒,男人戴毡帽,婴孩戴狗皮帽,老妪戴遮额圈。上流社会阶层穿海布长袍,俗谓“长衫客”。夏季穿苧麻衣或省城名产的“点梅”、“柱花纱”或黑漆丝绸衣服。冬季则穿长袄、毛衣和绒质衣服。平民多打赤脚,也穿草鞋,晚上洗脚上床睡觉前才穿木屐。至民国,平民衣着变化不大,上流社会人士时尚穿中山装或西装,戴白通帽,手执“司特”(手杖),着长衫习惯也没有多大改变。一些知识女性改穿旗袍或蓝衣裙。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原大档裤逐渐改为浅档裤,改大裤腰为小裤腰,人称“抽头裤”(即抽紧裤带在腰间打结)。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士普遍穿上了皮带系裤。因本区地处南亚热带,日照长,雨水多,人们出行戴圆头竹笠或尖头大竹笠,渔民则戴一种圆头有下檐用于防风的竹笠,称瓯船笠。妇女多戴凉笠,用黑布围挂笠边。雨天则头戴竹笠,披用棕树鬓编串的棕蓑,或背一种用竹篾、竹叶编织,形似乌龟壳的“月遮”。也撑涂上桐油的纸雨伞或黑色雨伞。
       清代发式,男人留长辫,姑娘梳长辫,婚后留髻,俗称“因瓠”。民国后男人剪去辫子,平民多剪平头或光头,上层社会多剪西装头,女人除剪齐头短发外其他发式变化不大。饰物方面,旧时海陆丰妇女多尚银鬃,戴于鬓上,即头顶扎髻戴银簪,耳挂宝塔形的银耳钩,手戴玉镯,有的戴金戒指、金耳环。当然这属经济殷实之家,平民之家较为简单,但也有戴银簪、插簪钗、莲蕊为饰。小童多佩戴银八卦锁和银脚钳,脚钳有的带两个小铃铛,叮咚作响,认为戴这种饰物,会长命富贵,无灾无难。
       建国后,男性以穿中山装、干部服、军便服为荣,女性则以列宁装为盛,白衬衫配蓝裤是一段时间盛行不衰的时尚,但色调绝多数是蓝色和灰色。老年人多穿唐装便服,妇女多穿对襟衫,布料多以粗棉布为主。60年代中期时兴穿黄绿色的军服、戴军帽。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们仍穿木屐,到中期已穿人字拖鞋,70年代穿解放胶鞋、布鞋、塑料凉鞋等。改革开放之后,盛行穿西服、喇叭裤、牛仔服,特别是有“小香港”之称的汕尾镇,更是引领本区服装前列。这个时候服装式样多变,色彩、质料多样。式样有加克、西装、猎装、T恤、太空服等。进入九十年代,又盛行婚纱、唐装、旗袍。
       20世纪80年代,男青年喜留长发、鬓发,女子时尚烫发、留披肩发,中年以上男子仍留西装发。90年代,男性剪平头、西发、中分、女性喜欢短发,后期男女趋于中性,喜欢短碎发、染发,发式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饰物方面,过去手表尚是稀罕之物,80年代后,各式手表、金戒指、金项链、金手环已遍及万家。进入90年代又时兴腰间别BB机、手机,既为通讯工具又为饰物,钻石戒指、铂金项链、手链等也不稀奇了,同时各种材料制成的饰物层出不穷,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640.webp.jpg

二、饮食


    汕尾滨海水产丰足,平原盛产水稻,饮食为“饭稻羹鱼”,所属海丰县旧有“番薯县”之称。明末以后,番薯成为主食,普通人家早午两餐食粥,晚餐才吃干饭,农忙时或加两餐点心。常以鲜鱼、咸鱼、腌制的九蚶、河蚬、咸菜、菜脯(罗卜干)佐饭,喜吃蚝鲑、鱼鲑、虾鲑等。平常家居较为随便节俭,但亲戚朋友往来,家宴则较为丰盛。民国后,受省港习俗影响,城镇始有吃早茶习惯,改革开放之后更为普遍,并大兴夜间到大排档吃“宵夜”的习惯。
    传统的酒宴称“九簋四”,也叫“醮四碟”,即九大簋四小味。旧称“吃九簋”或“吃排场”。以中午宴客为正席,摆八仙桌于厅中,以面向大门之位者为尊,称为“横头位”,通常坐母舅、母舅公。丧事宴客以在村中广场露天为多,喜宴不露天摆酒。九大簋中必有白切鸡和肉、鱼丸,以白切鸡为头盘,放在席的正中,俗称“无鸡不排场”,饮料为纯米酒。传统菜式有猪脚墨脯鸡、龙虎会、大粒参、鳗鱼焖咸菜等。改革开放之后,摆酒之风更为奢侈,受省港影响,菜式十二个或十四个,已突破原来的“九簋”之限。饮食口味清淡,讲鲜美、爽口,并以天上地下水里,只要是活的无所不吃而出名,菜以海鲜类为主。但大型宴客忌吃狗肉,谓之“狗肉扶不上盘碗”。摆酒讲排场,少者十数席,多者五六十席至上百席。
    糕馃是汕尾饮食一大特色。妇女普遍会做数种馃点,馃料用米粉(糯米、粘米)和面粉,有咸甜两味,可分为岁时节日馃和平时小点馃。岁时节日馃:节蒸甜馃(年糕)、发馃、松馃;陆河有一种独特的艾茸馃,即是用田艾做成的粿。艾茸芳香可口,具有健脾胃,驱风湿的功效。农妇将田艾采回后,洗净晒干,用竹箕将田艾搓擦成艾茸,掺入糯米粉、红糖水拌成粿坯,以红糖、芝麻、花生为馅包成一个个印花粿,蒸熟后即成为闻名远近的艾茸粿。正月三十日做九舌仔(又名双头尖或油漏仔),谓之炒蚂蚁脚;清明节做薄饼,蒸发包仔;四月初八做粉条;端午节蒸糯棕、角棕、凉粉棕;七月半蒸重糕馃(有咸、甜两种);冬节蒸菜包馃、冬节蛤,做冬节汤圆;腊月廿四做菜包馃;除夕日做冬节蛤、汤圆。平时馃点有:鼎客仔(甜)、鼎摔馃、鼎回馃、鼎窝溜、大粒丸、尖米丸(咸)、薯粑、铜盘推(猪肠粉)、铜盘卷、饺子、面厚、扎头糕(碗仔馃)、扁食(云吞)、印桃馃(咸、甜)、小米(薯粉饺)、薯粉丸等。常见的小吃还有:油麻糊、豆花、地豆羹、三豆汤、蛤春丸、甜糯米粥、芋茸羹、白果羹、狗毛糕、草粿、甜酒糟、米方、陆河山区称米  ,是节日必不可少的风味小食之一,计有用精白糯米为原料的,“米干 ”,用菽子做成的“小米 ”;以及用普通谷米制成的“普米 ”。还有炒坑螺、蒜头油炒赤蕨(龙须菜)、客家酿豆腐、牛肉丸、菜包粿等小吃。


    传统小吃另一特色是咸茶,也叫擂茶、牙钵茶,吃咸茶之风,由来已久,简易吃法是把茶叶放于内壁有粗纹的茶钵内(称为牙钵),用番石榴枝制成的茶槌稍擂几下,放几粒盐,将开水冲下即可,作为日常饮料,消署解渴。日常待客,即在此基础上加入炒油麻、炒米花、炒花生、炒黄豆等,称为“炒米茶”、“油麻茶”,此等物件,可谓家家必备,以前举凡做寿、添丁、外地远归、病愈出院、遇难脱险,必摆下碗钵,请邻居亲友“吃咸茶”,还把炒米、花生、芝麻、茶叶等当礼物馈赠。汕尾市妇女可谓是“一日不可无咸茶”。陆河山区的擂茶除上述作法外,还有饭茶、苦刺心茶等饮食形式,其制法是:将茶叶、芝麻、花生米等擂好加盐冲上开水后再放薄荷入茶,在碗上泡上焖熟的大蒜茸干饭,有的还加上煮熟的白米豆、乌豆等;苦刺心茶则以当地野生植物“苦丁茶”的鲜嫩芽心,放入牙钵,加入适量食盐擂浆冲入开水,再加上花生米、炒米等佐料就可饮食。“菜茶”过去在每年正月才有,尤以元宵节前后为盛,称为“炒丁茶”,现在一般人家闲时也做菜茶,近年更盛行在搬入新居、娶新娘三朝之日炒菜茶以代酒宴。其做法是将炒熟煮熟的猪肉、香肠、鲜虾、鱿鱼丝、粉丝、腐竹、白米豆、赤豆、麦粒、菠菜、荷兰豆等时新菜混合置于碗中,撒上花生、炒米,淋上淡茶或猪骨汤,以胡椒粉为调料,即成可口的菜茶。过去在农历四月廿六日先农诞(五谷母生),也要煮菜茶,但作料以蚬菜、猪母酸、蚶壳菜等野菜为主,其他基本相同。
bhwz96215ZyR-oa56RIa7h4mNN8YxhT4slOptqLfowHLCnwDKi-MOVwCi-2Wuecj.jpg 微信图片_20180502145218.jpg


(撰写人:许宇航、罗洪强、郑美秀、叶良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