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25|回复: 0

汕尾文化——白字戏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172

帖子

87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71
发表于 2018-4-14 1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蜜蜂嗡嗡叫 于 2018-4-14 10:31 编辑

       白字戏历史悠久,是流行于广东省汕尾市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时候)从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汕尾市海陆丰 与汕尾话、民间艺术结合,遂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嗳”。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音乐等传统民间艺术,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现如今已成为汕尾市三稀有剧种之一。
1491129254987_0.jpg

       汕尾市海陆丰白字戏 ,原有生、旦、净、丑、末、外、贴七个行当,后来末与外合一为公,加个婆(老旦),又是七个行当,极似福建梨园“七子班”的设置。传统文戏有二百多个,分为大锣戏、小锣戏和小调戏。大约到了清乾嘉年间,为了迎合当地民情风俗崇尚在广场大锣大鼓演戏配合酬神建醮的需求,又从正字戏吸收了一些提纲武戏(如《三国传》等)凑在上半夜演出(讲官话,演正字),至下半夜才转做文戏(说方言,唱白字),由是形成了正字戏与白字戏的合班式——群众称之为“半夜反”。“半夜反”皆设科班,培训童伶(合同期为五年零四个月)。如今不同的是:演员废除了童伶制;原在提纲戏中用官话的道白改为方言。到来明末时期白字戏已经流行。1925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的领导下,艺人曾成立梨园工会,并作出改良戏剧的决议,编演了《彭素娥》等反封建反压迫的戏和宣传革命的歌谣。
鸦片战争后,因受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农村小农经济迅速破产,白字戏也走着一条由兴盛到衰落的道路。这时白字戏出现一些开始是从正字戏中学习搬演过来的"科白戏",这类戏的"场口"、"科介",都有一定的程式可依。有些戏做工也相当精彩。打击乐主要是大锣大鼓,吹管乐主要是大唢呐,有较丰富的吹奏牌子。由于"科白戏"的上演、流行,使原来的曲戏丢失不少,唱工艺术也就因之倒退。
        但从另一方面看,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提纲戏也给演员在表演艺术创造上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所以,"科白戏"的出现,对于白字戏来说,有功也有过。 鸦片战争后以及东路的潮剧,都有很大发展。他们不时来往于海陆丰等地演出,白字戏为了稳住阵脚,也着力发展"文戏",因此就从潮剧中吸收了一些新剧目,以招徕观众。
大革命时期,海陆丰戏曲艺人,在彭湃同志的领导下,于1925年10月成立了梨园工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和宣传工作。彭湃同志以白字戏的形式写过宣传材料,其中"咚咚咚,田仔骂田公"一曲,影响极广,老幼能唱。
       1927年11月,海陆丰苏维埃大会成立时,艺人们热情地参加了庆祝活动。接着,在第一次苏维埃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改良戏剧"的决议案。并且,在彭湃同志的亲自领导下,以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编演了一出反封建压迫的大型白字戏《彭素娥》,又曾经整理上演了歌颂明代农民起义的剧目《李闯王》。苏维埃政权失败后,不少艺人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有的后来牺牲了,有的一直坚持到革命胜利。 由于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日甚,随着日寇的入侵,国民党的强征暴敛,使农村经济破产。
1943年大饥荒,戏曲无法演出,艺人流离失所,很多成为饿殍。
      新中国成立前夕,白字戏陷入了"广陵曲散"的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及时抢救了海陆丰三个地方剧种,白字戏成立了第一个合作性质的班子,即如今海丰白字戏剧团的前身。"文革"前十七年,对白字戏做了大量的整理改革工作,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但是在 "四人帮"篡权时期,白字戏被诬为封资修黑货,剧团被强迫解散。到了后来打倒"四人帮"后,1979年3月重建海丰白字剧团,演出《金叶菊》、《刺吕后》、《白罗衣》、《放走曾荣》等剧目,很受群众欢迎。白字戏重新恢复后,业余剧团、曲班有如雨后春笋,又遍及城镇农村。
主要剧目
     大锣戏主要剧目有:《白鹤寺》、《珍珠记》、《同窗记》(又名《英台连》)、《西厢记》、《书琴缘》、《三元记》(又名《教子连》)、《珍珠衫》、《血掌记》、《芦花记》、《白蛇传》等。
       小锣戏有《荔枝记》、《杜十娘》、《金花记》、《王邦进》、《苏六娘》、《周奇苏英》等。
艺术特色
       白字戏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拉腔调式,叫"嗳咿嗳"。这种"嗳咿嗳"调,是在拉腔和尾腔的地方,不唱字而只唱一种有声无字的"嗳咿嗳"的腔调。这种腔调和海陆丰宗教音乐--"师公歌"以及渔歌、歌有密切的关系。白字戏流入海丰,舍去其南音本有的"咿咿呀呀"、"哩",而把这种"嗳咿嗳"吸收溶入,就成为本剧种独特的拉调,"嗳咿嗳"也即"哩"。
白字戏的曲白用海陆丰方言,特别为当地农民所喜爱。音乐优美,具有联曲、滚唱、民歌、一唱众和的特点。剧目擅长演儿女情,表演程式严而不僵,载歌载舞,富有生活气息。短打用南派武工,舞台美术简朴,便于流动。
       白字戏唱腔结构以曲牌联套体为主,也有部分板式唱腔。它音乐优美,有联曲、滚唱、一唱众和等形式和特点。
       传统乐队7人,俗称"七张交椅",乐器包括一对鼓(大鼓、鼓头)、一对吹(头吹、二吹)、一对锣(头锣、二锣)、一副大铙,后文武场乐器都有所增加。白字戏曲白采用海陆丰方言,分生、旦、丑、净、公、婆、贴七个脚色行当,表演程式严而不僵,载歌载舞,富有生活气息。短打用南派武工,舞台美术简朴,便于流动。白字戏以演文戏见长,亦从正字戏中吸收部分提纲武戏,擅演儿女恋情,整本戏较多,折子戏较少。其剧目分小锣戏、大锣戏两大类,小锣戏又分正板小锣戏、反线戏和民歌小调戏三种。小锣戏唱腔活泼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大锣戏音乐庄重典雅,具有高腔音乐的特点。
002132qvasz6csvczoao6s.jpg

演奏特点
语言特点: 白字戏采用地方语言,并不是把正音剧本的官话改用方言唱、念,而是把海陆丰人民的生活语言艺术化。
曲体特点: 白字戏采用联曲体的结构,接近宋元的“套曲”和“小令”。一段曲由几个曲牌组成,孰先孰后,都有一定的次序。特别哪个开头,哪个结尾,有一定格局。
滚唱特点:在白字戏的平板戏中,滚唱的形式,更是成为主要的形式。这种滚唱是在联曲体的基础上吸收、溶化了说唱体——歌册,以及板腔体的东西而成平板戏。这种结构,曲牌只用在开头和结尾的地方,中间全用了“滚”和“赚”。这种结构,基本旋律简单,节奏明快;一句上句,一句下句,称之为子母句。这种形式易写、易唱、易听,便于丰富上演剧目,也更为观众接受。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剧目的粗制滥造,以致降低艺术质量。
民歌特点:民歌实为两种,一种是小调,一种是本地民歌。小调是由正字戏传入的,是早已戏曲化了的民歌。本地民歌则是后期从群众生活中吸收过来的。
095509i8vbh060zhv56vnz.jpg

传承意义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白字戏曾一度获得发展和繁荣,后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和审美的多元化,其演出市场逐渐萎缩,传统剧目和富有特色的行当艺术及其他舞台艺术等已濒临消亡。 2006年5月20日,白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